今天是:
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,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
净宗祖师当前位置:首页 >净宗祖师

  净土宗,佛教宗派之一。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,故名。该法门以信愿念佛为正行,净业三福、五戒十善为辅助资粮。净土信仰是佛教的基本信仰,大乘各宗多以净土为归。佛法西来,东晋,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建立莲社,提倡专修该往生净土的念佛法门,又称莲宗。唐代善导大师也是净宗重要倡导与推动者,被奉为净宗第二代祖师。净宗历代祖师并无传承法统,很多还是宗门教下的大祖师,均为后人据弘扬净土贡献推戴而来。中国净宗十三祖分别是:慧远、善导、承远、法照、少康、延寿、省常、祩宏、智旭、行策、实贤、际醒及印光大师。

  宗,为「尊」、「崇」、「主」之义,引申有「独尊」、「统摄」、「唯一」、「最胜」等义。亦即:在佛说一切法门中,独尊某一法门为主,并以此统摄其余所有法门之教义体系及教团组织,即称为「宗」,也称「宗派」。 中国佛教共分八宗,净土宗独尊念佛,以之为一代佛教归宗结顶之法,所谓「《华严》奥藏,《法华》秘髓,一切诸佛之心要,菩萨万行之司南,皆不出于此。」 净土宗由唐代善导大师(613—681)创立,奉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为正依经典,依龙树菩萨《易行品》、天亲菩萨《往生论》、昙鸾大师《往生论注》、《赞阿弥陀佛偈》、道绰大师《安乐集》、善导大师《观经疏》、《观念法门》、《法事赞》、《往生礼赞》、《般舟赞》为相承祖师论释;尤尊善导大师《观经疏》为开宗立教之根本祖典。 净土宗以阿弥陀佛因愿果号为立教根本,以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为轴心,建立难易二道、自他二力、圣净二门、要弘二门之教判体系,确立一心五念、正杂二行、正助二业等心行业规范;以「信受弥陀救度,专称弥陀佛名,愿生弥陀净土,广度十方众生」为宗旨,以「本愿称名,凡夫入报;平生业成,现生不退」为特色。

  净土宗,是以“往生西方极乐净土”为目的的宗派。因本宗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方法,希望藉着弥陀本愿的他力,往生于西方极乐净土,所以又称为念佛宗。我国净土宗从庐山慧远倡导净土思想,历经北魏昙鸾、唐朝道绰、慈愍等大师的大力推弘,随着时代的迁移,愈为后代人所奉行,是影响中国佛教民间信仰最为深远的宗门。 一般所谓净土,主要是指弥勒净土、弥陀净土。弥勒净土的信仰,以东晋道安大师为最早,他着有《净土论》六卷,倡导往生兜率天的弥勒净土;唐代玄奘与窥基大师,也以弥勒净土为行持依归。但自此以后,由于修者少,弘扬者更少,渐形衰微,代之而起的是弥陀信仰的兴隆,弥陀净土便成为诸佛净土的代表。早期弘扬弥陀净土信仰的,以东晋慧远大师为最力,他在庐山结白莲社,与大众共修念佛三昧,以期能往生见佛,是我国结社念佛之始,也是我国净土的主流。
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
我们的邮箱

307404918@qq.com